陕西西安地区的丧葬习俗源远流长,深受古代“周礼”的影响,并在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得以传承。当地人非常重视丧葬礼仪,将其视为人生三大事之一,与给儿子娶媳妇、盖房齐名。
1. “烧七”习俗:在西安,凡人去世后要过七期,每期七天,据说是为了给死者超度。从死者卒日算起,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,共有7次,俗称“烧七”。其中,“三七”和“五七”是比较重要的祭日。
2. 寿木和寿衣的准备:在陕北地区,一般老人年过六十就会开始准备棺材,称为“寿木”。寿木的材料以柏、松为上,不能用枯木(死树)制作,必须用活木。寿木的规格有多种,如“四片瓦”“八厢”“全三”“三厢五盖”等。寿衣(老衣)也需要提前准备,数量一般为五、七、九件。过去寿衣由老人的儿女用绸子制作,现在则多从寿衣店购买。
3. 葬式:宝塔区葬式主要有土葬和火化两种,其中土葬居多。
4. 陕北白事:陕北地区的白事习俗也是丰富多彩的,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,死后长眠于黄土之中,传统葬俗在当地大同小异地延续着。
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亡者的缅怀之情,同时也反映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虽然有些习俗逐渐简化,但尊重亡者和慰藉生者的核心精神依然被保留和传承下来。
更新日期:2019-07-21 07:21
编辑:西安墓地 信息来源:网络
说明:内容价格仅供参考,实时价格来电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