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那传统葬的具体流程都有哪些步骤呢

传统葬的具体流程通常包含以下步骤:

-
临终关怀与送终:
- 在老人生命垂危之时,子女等直系亲属会守护在身边,听取遗言,直到亲人去世,这一过程称为“送终”。这不仅是子女尽孝的重要体现,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逝者的关怀。
-
报丧:
- 家人应尽快以适当的方式向亲友发出死讯,并告知葬礼的日期、地点等相关信息。这一步骤是告知亲友并参与丧事的重要环节,通常由逝者的儿子或侄子担任报丧者。
-
净身入殓:
- 为逝者沐浴净身,并穿上寿衣。这一过程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。入殓时,家属会将逝者平稳放入棺材,并铺上褥子、盖上被子。入殓有“小殓”和“大殓”之分,前者指给逝者穿衣,后者指将逝者放入棺材。
-
置灵堂与守灵:
- 在家中或特定场所设置灵堂,供亲友吊唁。灵堂内通常会设置遗像、香烛、供品等。在停灵期间,死者的亲友特别是晚辈会在灵堂轮流守护,这一过程称为“守灵”。
-
报庙与挂孝帘:
- 丧家需到本地庙宇或祠堂报死讯,请神灵注销死者在阳间的户籍。同时,丧家会用白布挂在门框或门楣上,挂上白灯笼,垂下门帘,并贴上挽联,这一过程称为“挂孝帘”。
-
接三(迎三、送三):
- 民俗认为人死后三天,其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被神、佛迎接。因此,要举行仪式送别死者的灵魂,这一过程称为“接三”或“送三”。
-
出殡:
- 在选定的吉日吉时,将装有逝者遗体的棺材从家中或灵堂抬出,送往墓地。出殡时,通常由长子或长孙手持引魂幡走在前面,其他亲属跟随其后。沿途可能会散发纸钱、吹奏哀乐等。出殡前还有辞灵、摔瓦盆等仪式。
-
下葬:
- 将棺材安葬在事先选好的墓地中。下葬时,家属会在墓地周围撒上五谷、纸钱等物品,以示祭奠。然后,将棺材平稳放入墓穴,盖上墓土,筑成坟丘。下葬后还有烧七和居丧等仪式。
-
居丧与烧七:
- 按传统习俗,孝子应在父母墓旁守孝一段时间(如三年),期间需遵守一定的禁忌,如避免娱乐、饮酒食肉、夫妻同房等。同时,在逝者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(如四十九天),亲友会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,这一过程称为“烧七”。
- 扫墓与祭奠:
- 在清明节、冬至、春节等重要节日,亲友会前往墓地修理、打扫墓地,并献上鲜花、纸钱等物品,以示祭奠和怀念。
这些步骤可能因地区和家庭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但总的来说,传统葬的流程繁琐而庄重,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之情。
更新日期:2025-03-08 15:24
编辑:西安墓地 信息来源:网络
说明:内容价格仅供参考,实时价格来电咨询。
上一篇:传统葬的流程,哪个环节最重要
下一篇:传统葬和现代葬的区别是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