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汉族丧葬风俗概览:从殓到葬的传统仪式

汉族的丧葬风俗,自古以来便承载着对逝者的深深敬意与缅怀。从殓到葬,每一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厚的情感寄托。

殓,是丧葬流程的第一步,包括小殓和大殓。小殓是为逝者裹衣衾,一般用布帛,富庶人家则用丝绸,皇族更可能用玉衣。大殓则是将逝者装进棺材,即“寿材”。棺材上男女有别,男棺刻“寿”字,女棺刻“福”字,有的则合刻“福禄寿”。此阶段还有“饭含”习俗,即将米或贵重物品放在逝者口中。
殡,是停柩待葬的阶段。停柩时间长短不一,少则三日,多则可达数月。此间,逝者亲友会前来吊丧,穿着不同的丧服,表达哀悼之情。丧服制度在古代尤为严格,分为斩衰、齐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缌麻五等,现代虽有所简化,但仍保留着带孝的传统。
葬,即掩埋逝者遗体。在择吉地、看风水后,举行出殡仪式。出殡时,孝子执绋前导,挽柩者唱挽歌,亲友送挽联、花圈。逝者被安葬后,还有一系列的追悼仪式,如做七、断七、百日、周年等,直至将牌位送归祠堂。
汉族丧葬风俗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缅怀,更蕴含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家族传承的重视。从殓到葬的每一步流程,都是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顾与哀悼,也是对家族情感与记忆的深刻铭记。
更新日期:2025-03-10 09:34
编辑:西安墓地 信息来源:网络
说明:内容价格仅供参考,实时价格来电咨询。